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道宣創立的律宗是什麼?


  律宗以研習及持守戒律而得名。律宗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因依據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稱四分律宗。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相傳釋迦住世時,為約束僧眾,制定了各種戒律。第一次佛教結集時,由優波離誦出律藏。其後因佛教各派對戒律的理解不盡一致,所傳戒律也有所不同。據僧史記載,中國漢地翻譯戒律和實行受戒,始於三國魏嘉平(249~253)中。時中印度曇柯迦羅來洛陽,見中國僧人只落發而未受戒即譯出摩訶僧祗部戒本,以為持戒的准繩。又請印度僧立羯磨法(受戒規則)創行受戒。正元(254~255)中,安息國沙門曇諦來洛陽,譯出法藏部羯磨,從此中國僧眾受戒即依法藏部的做法。
  東晉時陸續傳人《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祗律》、《五分律》等律典。北魏法聰弘《四分律》,慧光承之,繼而唐朝道宣更以大乘教義闡揚《四分律》,撰著律學五大部,創南山律宗。另與道宣同一時代的,尚有法礪所創相部宗、懷素所開東塔宗,合稱為“律部三宗”。後唯存南山宗獨秀,後代所稱的律宗即指此宗。南山律宗將戒律分為止持戒及作持戒;教理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
  唐末五代,律宗與諸宗衰落,直至宋代,因有允堪、元照律師的弘傳,加上天台宗師多兼弘戒學,律宗乃應運中興。明末清初古心律師及其法嗣三昧律師在寶華山主持戒席達百余壇,寶華戒壇名震一時。清末民初因有弘一、慈舟律師的弘揚,律宗乃存續不衰。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做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戒體,舊譯“無作”,新譯稱“無表”。三家對此有所分歧。古師多依《成實論》,以“無表業”為色法,倡色法戒體論。南山宗道宣說《四分律》通於大乘,依《楞伽經》、《攝大乘論》所說,以阿賴耶識所藏種子為戒體。它和前二說相對,稱為心法戒體。
  四分律雖屬小乘戒,但其文義通於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說法。中國盛行大乘,以大乘教義解釋律藏,攝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組成部分,出家菩薩三聚淨戒中的攝律儀戒就是以聲聞戒為基礎的。如殺、盜、淫、妄四根本戒,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對於律學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於分辨開、遮、持、犯,就是在出家戒條中,本來是不得觸犯的,但在某種情況下可以開許,這叫開;在通常情況下又不得違犯的,就叫遮。在某種情況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還是犯戒,這就需要研究律學,律師根據律藏分辨清楚確定開、遮、持、犯的界限。在聲聞戒中除四根本戒殺、盜、淫、妄不得違犯外,其他絕大部分的戒條,在特殊情況和必要情況下是可以開許的。例如“不食非時食”這一條戒,即通常過午就不許吃東西,而在勞作以後就允許吃東西。但如何開許,要依戒律來判定。可見佛教戒律不完全是死板的,除根本性戒外,也具有靈活性的。 該宗又將佛所制諸戒歸納為“止持”、“作持”兩類。“止持”即“諸惡莫作”之意,指比丘、比丘尼二眾制止身口不做諸惡的“別解脫戒”;“作持”即“眾善奉行”之意,包括安居、說戒、悔過以及衣食坐臥等種種行持規則。《四分律》前半部解釋僧尼二眾別解脫戒為止持門;後半部解釋受戒、說戒等二十犍度(意譯為“聚”)為作持門。南山宗五大部內容不出此兩類。
  因為律宗修成羅漢果之後修習利他之行,道宣認為這便是通向大乘的一個明顯證據,由此形成了律宗“由小入大”的認識。
  律宗是唐代成型的中國佛教派別。這是一個以研習和傳承戒律為主的派別。印度佛教各部派的戒律,傳入中國的主要有四部,它們是《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和《摩訶僧祗律》。律宗的主要依據是《四分律》,所以又叫“四分律宗”。
  《四分律》原是小乘佛教曇無德部的律典。在中國傳播過程中,被佛教界用大乘教義予以詮釋。如南山律宗的開創者道宣,在《四分律羯摩疏》中找出諸種證據來驗證《四分律》通大乘。在《四分律》中有記載,一個叫沓婆的比丘,修成羅漢果(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之後,生發了厭棄此身無常之念,發願修習利他之行,道宣認為這便是通向大乘的一個明顯證據,由此形成了律宗“由小入大”的認識。

發布日期: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上午 8:13a.m
資料來源:
──────────────────────────────────────────
相關文章
聯絡處:
釋開寧 Seck Kai Ling
No.88,Jalan Faraday,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部落格:http://junlingcom.blogspot.com/
電子郵件Email:seckkailing@gmail.com

2008-2016 馬來西亞檳城釋開寧 Malaysia Pulau Pinang Seck Kai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