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禪心遊藝海


  目前,馬佛青總會聯合雪隆佛教團體,在吉隆坡民政大廈宏願堂舉辦“海潮匯2─慧燈普照”佛曲弘法會,為普照寺籌募建築基金。當晚演出匯集300人大合唱,演唱的佛曲大多數曲自繼程法師的詞,並邀請繼程法師開示,海納百川成其大,潮音梵音皆法音,匯聚眾緣行佛事,演出禪樂度眾生……

1.師父,您在最新著作《喜上心頭》提及禪心遊藝海、茶、禪、書法與文字創作,在師父生命中扮演怎樣樣角色?

  茶、禪、書法與文字創作都離不開佛法,當生命接觸到正信佛教以後,整個生命有了依歸。早在我中學時期,喜歡中國文字,所追尋的部份,原來都是朝向佛法,整個思想都融入佛法裡,而整個人就安定。
  當佛法與生命結合,所有東西都延續著佛法,包括禪修,都是以佛法為中心,然後茶道養壺、書法篆刻以及現再學畫畫,也都一樣,以佛法為中心,整個生命都是佛法的生命,這包括我最近喜歡看電影,我都是看出佛法,也即是說怎樣用佛法角度來看一部電影。
  只要把佛法的官念、知見了解非常清楚,對佛法有些體驗以後,所有東西都很自然融入佛法裡面,一方面通過一些訊息吸收到佛法,另一方面通過一些方法或媒介,把佛法傳達出去。

2.請您談談馬來西亞的佛曲創作,分享你在創作《海潮匯》的心路歷程……

  早在14年前,我與音樂人張蔚乾構思創作一首佛曲大合唱,而定題為《海潮匯》。隨後我一次在怡保一佛友的家休息,一躺在地板,靈感即如泉湧,一氣呵成撰寫了《海潮匯》的詞。我與張蔚乾解析《海潮匯》的含意及欲帶出的訊息:大覺心海、清淨法界、佛心契法、性園融、無礙究竟。
  他當時感到壓力重重,如何為這樣大塊頭歌詞譜曲。那時正是他血氣方剛的學佛時期,領悟力也比較快,他馬上給那兒個先脫穎而出的副歌音符記錄下來,果然有了副歌的框框,主歌過後也滿順利誕生了:清淨梵音,匯成海潮音──旋律就這樣響起。
  接下來,《海潮匯》進入一段冬眠期,直至去年我赴美國之前,張蔚乾向我提起他心中的夢想,很想以“海潮匯佛教音樂弘法會”來歡慶太平佛教會50週年紀念,病匯集百人大合唱。我當下反應是非常積極與樂觀,而且鼓勵他說,我們不帶頭辦“海潮匯”往後誰敢辦呢?
  佛教音樂力求舒緩、收斂、凝聚和深沉,具有正至和雅、清澈、深滿、週遍、遠聞等五種性質,用來弘揚佛法,歌頌佛德,能產生攝受人心、淨化社會的功效。由太平佛教會贊助,馬佛青總會出版《海潮匯》專輯,張蔚乾並找亞著名編曲家李乃剛居士為《海潮匯》及《悲欣交集──圓滿弘一》編曲,還有聯合資深音樂人程作彬及李英劍制作專輯,張蔚乾並為《海潮匯》作了四部合唱譜。當晚,太平佛教會50週年慶台上,匯集逾200人大合場《海潮匯》,猶如佛在人間說法的震撼和歡喜感覺。
  因此,今年當普照寺籌建委會有意再次舉辦“海潮匯2──慧燈普照”,為停建達17年的普照寺復工籌款,我與張蔚乾再次攜手和作,以佛曲歌頌法師的一生。去年我們編寫《剝欣交集──圓滿弘一》,今回我作了一首《寂滅為樂─宏願聖嚴》,歌頌聖嚴法師慈心悲願的一生,沒料到張蔚乾將之編曲成一部像opera(歌劇)方式呈獻,令我很感動!這首歌已收集在《朝向初心》專輯,整張專輯亦是為普照寺籌款,但願菩薩加持庇佑,“海潮匯”的精神能永遠延續下去。

3.普照寺事件,帶來什麼啟示?您對普照寺有何未來展望?

  許多事情無法一人完成,必須將眾人的力量匯聚起來,才能成就大事業。普照寺停建達17年,去年終獲批准復工,其背後的滄桑歷史,已成過去,我們無需以悲情來激發信眾護持它,這就跟佛法的慈悲精神有不符合之處。
  歷史留了下來,就不會消失,我們要以正面心態處裡它,玵不需要強化它的歷史背景。我們的責任就是要把它建設成一個訓練中心以及一個國際禪修中心,我們一定繼續努力排除萬難,把這個裡想實踐。

4.請談談您對佛教青年的期許,以及您的未來願景……

  我從未沒發過大願,曾經發過一個願就是不當住持,結果因緣推使我當了普照寺的住持。我接受這個職位,因為這個寺廟不是我個人的,而是大眾的,這是馬佛青總會將來的訓練及行政中心。
  因緣走到那裡,應該要我做什麼,我就去做,好比我的美國弘法禪之行,一轉眼就10個年頭,因緣的開始來自台灣的中華佛青會。刀時那裡需要一些年輕法師過去弘法教禪,馬佛青總會就派我去作教學,我就隨著因緣做。又如現在,被邀到法鼓山道場教禪,只因為當年我曾向聖嚴法師學禪,而當時聖嚴法師都還沒打算蓋法鼓山呢!
  我對自己沒有什麼期許,對別人也一樣沒多大期許,我認為應該作什麼,我就去做什麼。我比較被動,我做很多東西,因緣成熟以後,我就穩在那裡,像我舉辦大專禪修營現已有20 年,而我辦靜七活動也已20年,我覺得這活動很好,我就守在那裡,從一個因緣走到一個因緣,都從沒刻意安排,但卻是連貫性。
  所以,我每次對我的學生說,在禪修過程中,不要強求,不要說做了第一件事,就要說第五件,第六件事要  怎麼去做,而是要這樣看待──我把這個因緣做好後,下一個因緣自然會出現。下一步要做什麼,我就先把這一步做好,等下一步因緣來的時候,我就會感應到是時候到了,我就會去做!如是這樣,在做任何事情時候,我也就不會有所罣礙了。

有關繼程法師

現任馬佛學院院長
馬佛青總會宗教導師
  1978年依止竺摩上人出家,同年赴台灣松山寺受具戒,並於中國佛教研究院進修,後執教於佛光山東方佛學院。期間曾親近星雲法師、聖嚴法師、印順導師、懺雲上人及藍吉富、陳慧劍老師等善知識。
  法師返馬後,活躍於大馬佛教界,並曾閉關1000天。法師長期以來在雜誌、報章發表佛學論文、課程講義及佛教文學作品,結集成書逾40本。由法師所寫的詞而被譜上音樂,已超過120首。

發布日期: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晚上10.43p.m
資料來源:中國報第D21版
普陀書軒緣整理
相關文章
聯絡處:
釋開寧 Seck Kai Ling
No.88,Jalan Faraday,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部落格:http://junlingcom.blogspot.com/
電子郵件Email:seckkailing@gmail.com

2008-2016 馬來西亞檳城釋開寧 Malaysia Pulau Pinang Seck Kai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