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緣會》 緬懷先人恩澤

  《緣會》文集的義務編輯群與傳悟法師(右三)、傳德法師都希望這本文集能喚起更多社會大眾發揚孝道與感恩心。前排左一為鄭仙花、右二為嚴今傳老師。

  在未結集成書前,民眾只能在清明節期間,於海會塔前賞閱這些充滿真摯情感的追思文章。
  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會獲頒一份紀念品。剛剛才推出新作的北馬寫作人琦琦,也是《緣會》文集的作者之一。

  每年清明匆匆回鄉祭祖,實在不足以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如果可以把記憶中與先人相處的動人時刻寫下來,抒發最深的追念,將對逝者的思念之情無限延長,盡追思崇敬之心意,那不止是下一代,甚至是旁人都能更具體地體會先人走過的路。近年,在檳城妙香林寺的推動下,很多人寫下了與先人的感人親情回溯之旅,縱然沒有華麗詞藻,但真摯文字令人動容。而今這些文字結集成《緣會》一書,讓更多人在穿越字裡行間之際,深深感受那動人的孝道與感恩心。
  翻開《緣會》一書,每一頁、每一篇文字都道盡對逝者的無限想念與感恩,不及100頁的書籍,卻彌漫了滿滿的真摯親情與友情,這些充滿感情的記憶與文字,不是由一人獨立完成,而是由35人執筆,寫出46篇不同題材、不同情節的追思文章,讓閱者即使未親身經歷生離死別,也能夠感受意味深遠的追念與孝恩之心。
  這本書背後的推手,不是出版社,也不是文教機構,而是檳城妙香林寺。《緣會》緣起於檳城妙香林寺監院傳悟法師。傳悟法師有感每年清明節,妙香林寺的海會塔(靈骨塔)總是人潮洶湧,聚滿了帶著祭品、清香、水果等的掃墓民眾,但是這當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清明節的緣起與慎終追遠的意義?
  事實上,在祭祖過後,很多時候,忙碌的生活隨即淡化了人們對先人的思念與感恩。為讓大眾能在祭祖之余,還能以知恩感恩的心追思先人,在傳悟法師的引領下,在檳城妙香林寺的清明節法會籌委會決定開辟一個文字平台,讓人們將追思與紀念化為文字,緬懷感念先人的恩澤。
  2007年開始,檳城妙香林寺的清明節法會籌委會每年都趁清明節舉辦《清明節追思贊頌先人功德 》征文,公開向大眾邀稿,也在海會塔前設立一面資訊欄展示來稿,讓前來祭祖的民眾,可乘著祭祖儀式的空檔,閱覽他人的追思文,繼而達到征文活動的軸心目的——啟發後輩追思贊頌先人功德、發揚孝道與感恩心。
  傳悟法師說,由於宣傳管道不廣,首年的征文活動反應平平,形成讀者眾多,文稿嚴缺的現像。縱然回響不廣,義工們還是在海會塔前積極邀請前來掃墓者投稿,但有者坦言唯恐生疏的文筆無法暢寫追思文,有者事務繁忙無法坐下來好好書寫,以致邀稿工作稍有阻難。

發揚孝道與感恩心

  《緣會》文集的策劃人曾碧娥老師說,第1年,只收到8篇稿,但是經過參與征文者與掃墓者的口耳相傳,次年和今年,分別收到了18篇及38篇來稿,稿量增進的幅度讓大家深感欣慰與鼓舞。有了這樣的稿量,籌委會開始商討要把這些原本只在清明節期間在資訊欄展示的文稿結集成書,希望廣為傳閱,也更能借此文集宣揚孝道與感恩心。
  於是,這本書在今年5月就開始著手編輯,曾碧娥老師表示,他們先把3年來所收到的稿件,篩選出符合“追思贊頌先人功德”之文稿,在經由曾在《光華日報》任數十年編輯的資深報人鄭仙花編輯此書。鄭仙花表示,這46篇文稿中,她是依作者文中追思的對像,將內容編輯為《緣》與《會》兩輯,《緣》輯中收錄了以長輩為追思及感恩對像的文章,《會》輯則是追思身邊親友的文章。
  《緣會》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作者不止是大眾,還有僧侶,年齡分布層也很廣,有12歲的小朋友撰文緬懷祖母,也有78歲的老人家追思先人。有者在文內感激已逝女兒付出大愛,把父母從五濁惡世中喚醒,有人贊嘆祖母教授的經商之道可運用在掛牌公司的經營方針。還有人在文章中追悔一次失約造成永恆的遺憾,還有倦鳥知返卻得面對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景況,教化意義十分深厚。
  除了曾碧娥與鄭仙花,這義工編輯團隊裡頭還包括了負責封面與美術編輯的陳锫音,負責打字者則有夫妻檔嚴今傳老師和太太黃瑞娘,還有許素華、許家維、鐘慧莉、吳永章。而校對的工作則由妙香林寺會泉學苑苑長傳德法師、曾碧娥老師與曾小芬共同分擔。

把追思之情烙印紙上

  曾老師笑說,編輯團隊的每個人平日都有工作要忙,難免會延誤了編輯的時段,但是大家的配合度都很高,總是盡量在百忙中撥出時間為《緣會》獻力。像嚴今傳老師,邊忙著在考試季節批改考卷之余,還得在晚間9點多直到12點的時段為《緣會》文集做打字工作。嚴老師說,他通常會仔細讀過文章再打字,他們的文字雖然不是作家的水准,但是真摯的感情流露出來,比瑰麗的文章更能感動人心。
  這本在5月才著手策劃編輯的文集,在大家通力趕工下,只用了短短3個月,就得以出版。傳悟法師說,《緣會》文集是開啟發揚孝道與感恩心之門的鑰匙,往後,他們將持續征文,讓這道門永遠打開,也冀望借此活動,讓下一代能夠把華族的孝親文化之根永扎。
  你有多久沒有想起已逝的親人了?那曾與你如此親昵的人在離世後,你可曾懷想感念他對你的恩澤?也許,你該翻閱《緣會》文集,投稿文集,把追思之情烙印在紙上,別讓流逝的記憶之河帶走那屬於你和他的生動回憶啊!

《緣會》文集部分作者群

曾碧娥老師(筆名:寒梅):父親 無可取代

  征文活動辦了3年,曾碧娥老師寫了4篇追思文章。其中2篇是追思已逝的父母親,在《無限的思念》一文中,敘述被外婆捧在手心當作心肝寶貝的母親,嫁給父親後,盡全力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為女兒爭取念書深造的機會。老師說,在父親的大家族中,只有他們這一房,在母親保衛下得以受較高深的教育。她有今天成就包括加被他人,全是媽媽賜予的,如何教她不感恩。
  而在《想您,爸爸》一文中,曾老師談到在重男輕女的大家庭,父親總是愛憐這個不被家族長輩關愛的“賠錢貨”,有次爸爸把半碗面線遞給她吃,而非給家族的“金孫”大弟吃,雖然這碗面線最後還是被祖母奪到大弟跟前,但是父親對她的關愛,自此在心中銘刻。
  直到曾老師長大成人也成了他人的母親,也先後出版了為公益機構籌款的五本書,父親在她心中的地位還是無可取代,每本書的推介禮,VIP貴賓座上肯定要有父親,今年年頭,曾老師推出新作《歲月流光你我他》,第一次父親沒有坐在台下看她,在講台上的曾老師思及父親的恩澤,不禁淚眼模糊,愁緒替代了每次出書的興奮。
葉素助(筆名:淨舍):母親 大愛無私

  葉素助是征文活動的海報設計者,可是每每要提筆,總是無法成事,倒是侄女在她的鼓勵下,連續兩年交出了追思祖父之文——《清明追思》,與閱讀一篇關於中國小女孩捐獻器官的報導後,有感而發的《“我來過、我很乖”——溫暖的心,光芒的靈魂》感恩文。
  後來,反而是她被侄女的文章所鼓舞,決定寫下《無盡的懷念》一文,追思在她高二那年驟逝的母親。久未寫作的素助,用了好幾個長夜,噙著熱淚寫下母親的事跡,母親那無私的大愛,母親驟然離逝後,少女素助的苦痛。她這篇文章的第一個讀者——她16歲的女兒閱畢,竟也淚眼盈眶,自此更感恩自己有個圓滿的家庭,有疼愛自己的媽媽在旁呵護。
陳則霈(筆名:覺光):祖母 培育愛護

  陳則霈會寫下追思祖母的《祖母的道理》一文,是一次偶然看到太太葉素助擺放在他桌面上的《清明節追思贊頌先人功德 》征文海報。那時候他剛開完會,還在思考“如何達到顧客的需求與顧客建立鞏固的關系”,在海報映入眼簾之際,他突然想起了沒受過教育,卻擅長經商之道的祖母。
  他自小就跟著祖母生活,在祖父在日據時代被日軍帶走後,祖母就經營一家小咖啡店,帶大孩子。堅毅的祖母在陳則霈小時候,除了愛護和照護他,還灌輸了不少經商之道予他,例如以客為尊的道理,讓他至今仍受用無窮,祖母的恩澤,讓他至今難忘懷。
許素華(筆名:詩雲):母親 邊寫邊哭

  和母親的關系緊密的許素華,一直被滋潤在母親的慈愛之中,在母親過世後,遽痛讓她難以忘懷,隔了一年,她寫下了《媽媽要我們布施》、2009年,她又寫下了《懷念您,媽媽》。寫的時候,她把自己對母親的感情都傾瀉出來,想起跟媽媽的相處時間,她邊寫邊流淚,每一篇文章她都花了一兩個星期修修改改,從她的文章的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親密感情在彌漫,也有對母親的萬般不舍。
陳蓮珠:外婆 感恩教誨

  陳蓮珠對外婆有份說不出的親密感覺,她在《永遠懷念您,外婆》一文中,談起小時候,外婆每天給她編辮子、冬至婆孫一起搓湯圓,還有中秋節時,外婆上香後在桌下爬繞三圈祈求上天保佑兒孫平安的事跡。長大成家後,高齡75歲的婆婆在她生產後,還給她坐月子。故事淡淡的,但是卻滿溢外婆對她的愛惜。
  幾十年沒有動筆寫作的陳蓮珠,是在某一個晚上突然靈思泉湧,把一直不願想起(因為想起即心痛難舍)的外婆,在心底深處請出來,把幽幽幾十年相伴的祖孫情感傾瀉進文章裡去,她邊掉淚邊書寫,也邊感恩外婆對她的恩情與教誨。

《緣會》免費索取

  曾碧娥老師說,《緣會》從即日起與大眾結緣。有意閱讀《緣會》文集者,請在辦公時間內(周一至六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親臨檳城妙香林寺辦公室寺免費索取,或附上回郵信封(18cmx25cm),向檳城妙香林寺免費索取。(書重132gm,在馬來西亞國內寄,郵費是RM1.00)信封上請注明:索閱《緣會》。郵寄地址是503,Hill Railway Road , 11500, Penang, Malaysia. 詢問電話為04-8283320。
  曾老師補充道,2010年“清明節追思贊頌先人功德”征文活動,即日起開始征收稿件,來稿者需以中文書寫,體裁只限於散文或新詩,截稿日期為2010年4月3日。她也請來稿者在稿件上附上姓名、地址及聯絡電話。欲投稿者除可郵寄至上述地址,亦可傳真至04-8283320,或電郵至qm_zhengwen@yahoo.com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上午8:16a.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非常人物第C1版
─────────────────────────────────

居士不姓釋-----東晉釋道安

  現在發現一個奇怪的現像,就是居士稱自己為“釋某某”,這個情況不知起源於何時何地。
  姓氏的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以此來表示其歸屬的家族,傳承的血脈,延續的是什麼人的後裔。在東晉以前出家人的姓氏比較多,比較復雜。比如外國來中國的法師,大多數都以其故國的名字為姓,如:康僧鎧 、康僧會(此是康居國人), 竺法蘭、竺佛朔、竺叔蘭 (此是天竺人) , 支婁迦讖、支道林、芝遁、支謙等(此是月支國人),安世高、安玄(此是安息國人);也有以三寶名字作為姓的,如: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羅(佛就是佛陀的簡稱),達摩難陀、達摩波羅(達摩譯為法),僧伽提婆、僧伽難提(僧伽簡稱僧);也有仍用俗家姓氏的,如中國最早出家的嚴佛調、第一個受戒的朱士行等,還有最多的是跟師父姓。
  針對當時出家人的姓氏比較混亂,其姓氏來源也多是隨師姓,道安大師發現原來出家人的姓氏太過混亂,不適宜佛教的統一和發展,就倡言:“佛以釋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從佛之氏,即姓釋。”開始大家都有些茫然,等到《增一阿含經》傳譯過來,其二十一品有雲:“四大河入海,亦無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雲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須發,三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性,但言沙門釋迦弟子。……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須發,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天下僧人乃信服而從之。
  《易居錄》卷22雲:“沙門自魏晉已來,依師為姓。道安尊釋迦,乃以釋為氏。後見《阿含經》雲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沙門,皆稱釋種。自是遂為定式。為沙門稱釋之始。”於是後來中國出家人都以釋為姓成為了定式。
  在家居士為什麼不以“釋”為姓呢?雖然七眾弟子都是佛子,但是其在家出家還是有所區別的,出家人以“釋”為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和在家居士有所區別。其次,居士者,居家之士也,要維持家庭,延續祖宗血脈,怎麼可以隨意改姓呢?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出家者尚不改姓,只取法名。
  在佛世時,居士就不改姓,連名也不改,就是出家眾也不改姓名。而改法名,乃至出家人統一“釋”姓,這都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為了表明自己歸屬於佛陀,所傳承的不再是祖宗血脈而是佛陀法脈,所以不再用俗家姓氏、名號。
  或許有人又要以什麼“平等、無分別心”等等之類的話來反問我,為什麼出家人可以用,在家人就不可以用了呢?這些高調都不要唱,什麼事情都有一個約定俗成、大家公認的問題。那佛經中還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難道你到大街上都叫人家“爸爸、媽媽”嗎?對於姓氏是僧改俗不改,以成定式,大家所一致公認的。比如“和尚”一詞,其本義為“親教師”,是一個很崇高的稱呼,一個寺院就一個和尚(方丈),那麼現在大街上的人看見出家人都稱和尚,還能是“和尚”的本義嗎,還能去那樣理解嗎?如果人家叫你和尚,你說:“我不是和尚,一個寺院就只有一個和尚。”那麼這樣的結果會是什麼呢?“原來這些都不是和尚,都是‘假和尚’”。又如“法師”一稱呼,按經典要求是很高的,現在已經成了通稱,也不能再以那個標准去衡量。
  僧人統一“釋”姓,是中國漢傳佛教的特色和規式,為了使僧俗不相混爛,請各位收徒弟的師父自己要知道,不要再為皈依的在家弟子取名“釋某某”,並且還堂而煌之的填在皈依證上面。
  對於皈依證上確實是如此寫填的那些居士,也不要再以“釋某某”而自稱,可以但稱法名(釋德純注:這樣是最好的,或者在法名後面加上居士二字,也規範。),或者前面冠上俗家姓氏,如“張某某、趙某某”等,或者就稱本來的名字也未嘗不可,這樣也不會引起誤會。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30日上午7:00a.m
資料來源:部落格
─────────────────────────────────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別讓2012電影成真 環保救地球

   “2012”電影是部正面教材,不僅提高人民對環保的醒覺,也讓大家知道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2012”電影會提高人民對全球暖化的醒覺。
陳藝榮:電影情節雖誇張 喚醒人民愛地球

  理大地理教授陳藝榮說,盡管“2012”電影情節太誇張,不過,這部電影會提高人們對全球暖化的醒覺,讓人民會更愛護地球。
  他說,“高山需要幾億年時間才能行成,地球不可能在同一時間發生大災難而面臨毀滅,“2012”電影情節未免過於誇張!”
  陳教授認為,即使地球會面對轉變,但並不會像電影情節般來得如此的快。
  他解釋,地球上各個板塊猶如一個浮台,當板塊產生摩擦時,周圍和附近的板塊就會受到影響,隨而發生地震或引發海嘯。“盡管如此,世界各地不可能會在同一時間發生天災,所以電影情節有過於誇張。同時,我國並非出於火山活躍地帶,因此並不會面對地震的威脅。”
  他補充說,地震發生會引發海嘯,但不會在同一時間刮大風,所以人們不要被誤導。“每一萬年地球都會轉變,從間冰期轉入冰河時代,冷暖交替,但不會出現瞬間轉變,而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盡管電影情節誇張,不過陳藝榮認為,這部電影會提高人們對全球暖化的醒覺,大馬天氣也也不斷地變化,就比如會水災地地區會面對更嚴重的水災,原本旱季地區的天氣會更炎熱。”
  在推動環保活動方面,他稱讚檳州政府做得非常積極,也成功讓人民響應環保活動。“不過,我認為,首長應該以身作則,並向人民証明本身是有進行環保活動及節省用水。舉例,首長堅持乘搭普通機艙出差,那麼會使到各個官員不敢乘搭商務艙。”
  “鑒此,只要首長以身作則,為環保出一份力量,那麼人民就會以他為榜樣,跟隨首長腳步,一起為拯救地球。”
溫秀枝:改變生活小細節 提升環境拯救地球

  環保工作者溫秀枝醫生說,若大家稍微更改生活小細節就可以保護地球,環境素質也獲得改善。
  她說,只要大家多吃素食、回收廚餘、善用塑膠袋、減少使用冷氣等是可以改善環境素質。“若我們懂得回收廚餘,那麼即可減輕市政局官員工作,從而減少垃圾地,影響極大。同時,我們要懂得善用手中塑料袋,只要塑料袋能再使用,我們就不要輕易丟棄,而是不斷地多次使用。”
  “舉例,有的人在晚上因為怕熱,所以開起冷氣睡覺,但是他們又蓋上厚厚被單及穿長袖,到底他們是怕熱還是怕冷呢?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樣會製造更多熱氣,讓全球氣候升溫。”
  她還提出,若駕駛人士在路旁等候時熄掉引擎,也可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汽車所排出的廢氣是可以危害大氣層,所有只要大家在等候時熄掉引擎,結合起來的力量是可以保護地。”
  她說,若大家在購買食物時,可以攜帶各自餐具是最好的榜樣。“寶麗龍不僅危害地球,也危害健康,所以只要我們對地球做好事,也等於對自己做好事。”
  針對“2012”電影,溫秀枝說,這部電影是部正面教材,不僅是提高人民對環保的醒覺,也讓大家知道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結論:珍惜身邊人

  《光華日報》連續三天為大家帶來“2012”系列,從該部電影中窺探現實生活,包括災難片迎合人們的口味、翻版商看中商機更趁機撈一筆、市民面對世界未日的看法。同時,這篇系列也特別從宗教角度來談世界未日,以及最後一篇環保救地球,切身地談論及大家仍可以積極地為地球付出,拯救地。
  “2012”無非是今年度猛片之一,但你的“2012”又是怎樣呢?或許世界未日會來臨,不過,當我們仍可張開眼睛看日出日落時,是否更應該珍惜眼前一切,家人及朋友;是否更應該努力地為前途打拼,像戲中主角們都努力不懈地求生;是否應該為撫育我們長大的地球做出貢獻,更疼及愛惜大地之母?
  縱觀大家在看完這部影片時,大喊要環保及珍惜身邊人,但是我們是否心動而不會行動呢?“2012”固然感人好看,但是我們是否要以電影情節為借鏡,以行動來表達我們對地球及身邊的人的愛。地球人,加油,攜手來打造屬於我們“2012”吧!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8:59a.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第B10版
─────────────────────────────────

近年發生的嚴重天災

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

  7.6級地震,導致二千三百二十一人死亡,逾八千人受傷。台中縣、南投縣為主震央區域,同時台北縣、台北市、苗栗縣、台北市、彰化縣、雲林縣等地亦有嚴重災情。台中縣死亡人數有一千一百三十八人,次多為南投縣九百二十八人,有四萬零八百四十五棟房屋全倒、四萬一千三百七十三棟半倒。
2004年南亞大海嘯

  12月26日晚發生九級大地震,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二大地震,引發海嘯高達十餘公尺。在印度奪去約一萬人性命、斯里蘭卡有逾四萬人遇難,而印尼的死亡人數分別為二十萬人、三萬人之多。我國也受此災難影響,檳城有三十八人死亡,吉打十二人,霹靂州二人和雪蘭莪一人,另有六人失蹤。
2008年中國512四川大地震

  8級大地震,逾七萬人死亡,受影響地區四川、甘肅、陜西及重慶。該國也在同年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2008年緬甸風災

  去年5月登錄緬甸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區的納爾吉斯強熱帶風暴造成至少十四萬六千人死亡或失蹤,大量民宅、醫院、學校和農田被毀,經濟損失高達一百億元。
2009年莫克拉台風

   八號台風“莫拉克”是於今年8月4日凌晨生成,5日加強為台風,7日晚十一時四十五分在台灣花蓮登陸,9日下午四時二十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陸,9日晚上福建省境內減弱為強熱帶風暴,10日凌晨減弱為熱帶風暴,12日凌晨二時停止。從生成到結束九天裡給台灣多省市帶來嚴重創傷,其中更造成台灣面對五十年來受創最嚴重的水災。
2009年印尼巴東地震

   9月30日里氏7.6級地震損壞或摧毀巴東市大部份建築,首天死亡人數以上超過一千一百人。此外,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省首府巴東市在10月4日宣布停止搜救地震幸存者。鑒於一些廢墟下掩埋遇難者較多,當地政府有意放棄挖掘遺體,而改建成墓地。該場地震也毀滅擁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巴東唐人街,當地有超過二萬名華人居住,更掌握巴東市主要的經濟命脈。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7:56a.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第B10版
─────────────────────────────────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曾經的末日預言

  近年,各式各樣有關世界末日的預言廣泛流傳,在資訊發達的時代,這些預言及謠言可在一秒的時間內傳達到世界各處,引發恐慌。大家是否還記得有關末日預言及事件發生?
●2000年千禧年危機

  事故:一個世紀即將走到終點時,人們就擔憂電腦可能製造一場災難,讓這個世界走向末日。二十世紀七十年初,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千年蟲問題,即很多電腦無法區分“00”究竟是代表“1900”還是“2000”。
  盡管沒有人可確定這問題將造成怎樣的後果,但大家都認為“千年蟲”會代來大面積斷電和核屠殺等一系列災難。在這種恐怖陰影的籠罩下,很多人開始瘋狂購買槍枝,活命主義者準備躲進掩體內避難。在千禧年真來臨時,大家確實遭遇一些小問題,但根本沒有爆發所謂的危機。
●瑪雅族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文明世紀的結束

  依照瑪雅歷法,地球是分為五個太陽紀,分別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個浩劫已經過去。
  首個太陽紀是洪水浩劫,世界遭到大洪水的浩劫,有人認為是聖經所說的諾亞方舟;第二個太陽紀是風蛇浩劫,世上的建築物被風蛇吹毀。第三個太陽紀是火雨浩劫,大地遭受天降火雨之禍;第四個太陽紀是地震浩劫,地球遭受強烈地震的災禍,第五個太陽紀世界末日。
  當第五個太陽紀來臨,太陽會消失,大地劇烈搖晃,災難四起,地球會徹底毀滅,按照馬瑪雅歷法是3113年,為西歷的2012年12月21日。
●“天堂之門”集體自殺事件

  1997年3月26日,美國發生的有史以來最大的集體自殺事件。三十九名飼?全是“天堂之門”(Heaven's Gate),的追隨者,死者當中也包括六十六歲的馬歇爾.阿普爾懷德教主。“天堂之門”又稱天門教,是1975年創立的新興宗教。追隨者們相信UFO幽浮、飛碟、外星人存在,並且認為外星人就是上帝或救世主。
  同時,當時也發現有使以來最到的彗星──海爾──波普彗星。阿普爾認為這是他們等待的訊號,追隨者們必須離開軀殼,乘坐藏在彗星後面的太空船進入來世。當海爾──波普彗星在天空達到最亮時,阿普爾和追隨者聚集在聖達菲大農場進行集體自殺。

●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引發世界末日

  根據《每日電訊報》在2008年9月10日報道,世界最龐大機器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在邦意時間9月10日上午九時三十六分啟動。鑒此,有人誒言對撞機的啟動將引發世界末日,印度更有一名女孩看完報導後因懼怕世界末日來臨而服讀自殺。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下午6:53p.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第B18版
─────────────────────────────────

覺蓮:眾生因果所致 做善事存善果暫緩毀滅

  淨蓮慈悲院發起人覺蓮法師說,佛教是相信世界會有結束的一天,是由眾生因果所致,非出於任何人或神的造化。“佛教是相信這宇宙是擁有很多世界,當一個世界結束後,全新世界就會崛起,取而代之。”
  他說,佛法認為是眾生因果帶來這個世界(地球),世界也會因眾生因果而毀滅。“若要避免世界毀滅,人必須坐善事存善果來暫緩。反觀,若眾生不斷做壞事,種下壞因果就會加速毀滅。”
  他舉例,印尼近期不斷發生火山爆發,曾一度有人指印尼在近期內發生大型火山爆發,蕤而引發大型海嘯慧眼東南亞等的預測。“既然火山爆發是個未知數,不過,佛教徒相信,只要眾生多坐善事存善果,敬可以暫緩大災難發生。”
  他說,佛教也相信當末法時代(註一)結束後,世界也會結束,所有文了避免世界結束,眾生應該多修佛法,護持三寶。
  針對“2012”所帶來的啟示,覺蓮法師認為,眾生應該努力地活下去,不要放棄任何活下去的機會,而不是選擇自我了斷。

  【註釋】(註一)末法時代:信仰佛教及修行的人越來越少,佛法到最後也被世界邪說和物欲淹沒。盡管那時仍有佛經存在,但沒人去信受奉行。因此,眾生應該要護持三寶,維持慧命於不墮,則可將佛法住世剚時代無限止地往後延紳,為人類代來前景和希望。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下午5:42p.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第B18版
─────────────────────────────────

神用火來毀滅世界 諾亞方舟也幫不了

  針對“2012”內提及的諾亞方舟載著“有價值活下去的人”重新展開世界,林賽美說,《聖經》內記載著,身是用火來毀滅世界,因此諾亞方舟(註一)已經無法拯救世界,因為會遇火而毀滅。
  “其實,《聖經》提及的先兆已經慢慢地出現,比如地震、天災、氣候變化等,都會讓世界走向毀滅,也就是世界末日。”
  盡管《聖經》內指人類是無法逃避災難,不過,林賽美認為,只要人類懂得悔改,市場就會越來越好。“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卻是人類罪業越來越多,天災人禍越來越頻密地發生,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傳教,指導人們走向光明。”
  無論如何,他強調,神愛世人,只是有些世人選擇不愛神、不相信神,所以當“最後審判的日子”來臨時,就無法跟隨神到新天地了。
  【註釋】(註一)諾亞方舟(Noah's Ark)是出自聖經《創世紀》中的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由於上帝對人類犯下的罪孽感到憂傷,因此要毀滅地面上的人類和飛禽走獸。不過,上帝卻不捨毀滅全部,因此讓諾亞一家八口乘坐方舟逃離災難。有人傳言“船”一字,是因諾亞一家“八”“口”乘“舟”而形成。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下午5:16p.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第B18版
─────────────────────────────────

林賽美:《聖經》記載 會有“最後審判日”

  大馬浸信會神學院講師林賽美博士說,《聖經》的“啟示錄”會有“最後審判日”,就是所謂的世界末日。“當“最後審判日”來臨時,神就會用火來毀滅世界,而耶穌就會帶著信徒離開,到新天地開始全新的生活。
  她說,《聖經》內記載,在“最後審判日子”前夕會出現地震、戰火、天災的先兆,人們是無法逃避這場災難。不過,至要相信神、願意隨從神者可以和神相遇,並逃過災難及展開新生活。“新天地不一定是一個看得見或存在的空間,不過相信耶穌者將可在該處獲得重生。”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下午4:51p.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第B18版
─────────────────────────────────

從宗教角度看末日 向善悔改救地球

  (檳城訊)2012年12月21日黑夜來臨之後,22日的黎明真不會在來嗎?!
  “2012”講述神秘的瑪雅族預言2012年12月21日世紀最後一天,讓大家不免會有所擔心是否會有這麼的一天。同時,在《聖經》“啟示錄”內也記載著世界會有毀滅的一天,而佛教也相信世界會結束。盡管如此,從各宗教角度來看,只要世人向善及悔改,世界會得更美好及暫緩災難的到來。
  此外,較早前也有傳言指世界末日會發生,如海嘯再度襲擊大馬毀滅、2000年千禧年世紀終點、哈雷彗星出現地球毀、1982年的九星連珠會引發地球發生滅害等。同時,有異教徒預言世界末日會來臨而集體自殺,更有者擔心世界末日來臨而先自我了斷。

發布日期: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下午4:38p.m
資料來源:光華日報第B18版
─────────────────────────────────
相關文章
聯絡處:
釋開寧 Seck Kai Ling
No.88,Jalan Faraday,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部落格:http://junlingcom.blogspot.com/
電子郵件Email:seckkailing@gmail.com

2008-2016 馬來西亞檳城釋開寧 Malaysia Pulau Pinang Seck Kai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