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開諦法師與南遊雲水情 馬新佛教歷史圖片集

《南遊雲水情》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保存馬新佛教的歷史影像。
  《南遊雲水情──佛教大德弘化星馬記事》,檳城寶譽堂教育推廣中心2010年05月出版。

  “早在幾年前,開諦法師積極搜集與整理馬新佛教舊照,乃至近期為籌措出版事宜而奔忙之時,我們即時有接觸;而今《南遊雲水情》終於出版,我當即請開諦法師正式談談他搜集佛教歷史圖片的因由──”

  不久之前,檳城寶譽堂開諦法師悄然出版了《南遊雲水情──佛教大德弘化新馬記事》一書。這精裝印的佛教歷史圖片集幾進500頁,印刷成本不菲,卻不采訂價壽,而以有需求者隨緣索閱的方式來流通。按此模式來出版,編者自有其一份考量,無論如何,這卻是大馬漢系佛教傳沿一百年來的第一部圖片集,說來極具意義。早在幾年前,開諦法師積極搜集與整理馬新佛教舊照,乃至近期為籌措出版事宜而奔忙之時,我們即時有接觸;而今《南遊雲水情》終於出版,我當即請開諦法師正式談談他搜集佛教歷史圖片的因由。

歷史癖好

  開諦法師開始接觸佛教歷史老照片,是從1991年開始的:
  “我出家的道場是一座老廟,而檳城在大馬佛教發展的過程占有重要地位,過去許多佛教大德南來北往,往往都會在檳島留下足跡。”開諦法師說:“那時我還沒剃度,見到常住在整理舊物,許多年代久遠的歷史照片多不受重視,隨著主人的離去或往生之後,就任取任棄了……”
  除了學者及對歷史有特殊癖好者之外,一般人對照片的態度,往往是先看影像中有沒有自己,或者是否有自己認識的人,如果前述二者都沒有,那就興趣缺缺了。很多的老照片,早年多在這情形之下被整理者棄置了:
  “後來我開始收集這些隨緣出現的歷史舊照,就從一些自己還算認識的教界人物照開始,過後其他方面的佛教圖片……”他說。
  因為對過往的歷史點滴有著特殊癖好,開諦法師面對歷史舊照,看到了一些自己還能辨識的大德人物;如果是集體或活動照,他特別好奇的是:除了自己能指認而出的少數人物,其他站在他們身邊的陌生面孔,究竟又是何許人?而這些人與那些人,他們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所以,我就拿著手頭的老照片去問老和尚,請他們辨識影中人……”他說。

打完齋不要和尚?

  自1991年入住檳島的佛教道場並出家之後,開諦法師陸續積存著佛教歷史圖片,但讓他深感惋惜的是:最初純粹從個人興趣出發,後來意識到老照片背後的歷史意義,開始有意識地讓緘默的影像與過去的歷史事件對上號之時,不少作為時代過來人的老和尚,都已相繼作古了。
  我是到了準備往斯里蘭卡留學之前的2005年,才有意識去為歷史影像搜尋相關信息的。開諦法師說:“很可惜,那時很多老和尚都往生了;反過來,其時也相當慶幸,那時也還能找到一些老人家來細說從頭。到了現在,連他們都走了,再想問也無處可問了……”
  除了向早年在教界活動的老和尚詢問當年之外,一些人提醒他,說或許一些帶髮修行的耆年齋姑,應該也能提供相關的信息。但是,開諦法師指出,那畢竟有所隔閡:
  “在家修行‘齋姑’畢竟不是出家人,她們不屬僧團,即使經常在特定的活動場合與出家法師絣碰面,但是,一般除了特定的住持或當家法師之外,她們無法辨識所有出家人,特別是那些專門跑經懺法事的僧人,除了教界的過來人,在家人無法說出他們的名號的……”
  這就是所謂的“打完齋不要和尚”?開諦法師才說完,我們一起相視而笑!

出書:為免散佚與遺忘

  《南遊雲水情》一書所收的佛教歷史圖上,只是開諦法師所藏的一部份舊照;此次整理而出的,主要是人物影像。過去漢傳佛教在這一片土地的發展與扎根,除了名號響亮的高僧大德,實還有很多的小人物在默默耕耘,他們也做出了貢獻,但歷史卻把他們給淹沒了。因此,開諦法師在《南遊雲水情》裡透過掏取老記憶,盡可能讓一些鏡頭焦點以外的身影留下名號。至於整理部份圖騰來出書,那是開諦法師自斯里蘭卡畢業歸國之後才動念的。
  “起初我只隨緣搜集一些散佚的舊照,後來主動向一些教界人士借調──現在我們不需要照片擁有人割愛相贈了,一經掃描存檔後,就可以原照奉還,方便得很!”他說:“但是,我國出家人就是這樣,住在道場裡,一旦往生之後,遺物就歸常住處理了;過去老和尚們身後留
下的舊照,大多被輾轉分割與流散或銷毀。我想,我現再收存了不少舊照,但有一天我不在了,它們還不是得再經一次的輪回?如果遇到有心人,可能會妥善收存,但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被任意棄毀了……”
  意識到老照顧再次歷經“輪回”的未訂前程,於是乎,開諦法師便興起結集出書,讓這些流動的時間裡幸存下來的舊影像,以相對擬定的姿態保存下來:
  “但是,目前我著手處裡的,主要還是圖片,至於文字部份,多是我為圖片找到的相關說明。”談《南遊雲水情》時,開諦法師說:“馬來西亞佛學院圖書館所藏的《南洋佛教》,讓我找到了不少真貴文字,比如早年某位大德法師往生了,他們就會刊出人物略傳。我在舊書堆或網路找到相關的文字,就把它們與手上的圖片整理在一起……”開諦法師要說的是,這書的圖片並不是插圖,反倒文字才是^圖片的附屬,是為圖片整理而入的;這些“再循環使用”的文字,其出處皆予以一一註明:
  “我並不想蓋廟做硬體建設或投入其他的佛教事業,現在按所學來從事教學,再把自己經手的老照片作這樣的處裡,除了是自己的興趣,也是想回饋佛教,略盡綿力來保存歷史信息而已……〞談話的最後,開諦法師這麼說。

發布日期:2010年07月27日星期二凌晨3.32a.m
資料來源:南洋商報第12版副刊
普陀書軒緣整理
文:杜忠全

相關文章
聯絡處:
釋開寧 Seck Kai Ling
No.88,Jalan Faraday,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部落格:http://junlingcom.blogspot.com/
電子郵件Email:seckkailing@gmail.com

2008-2016 馬來西亞檳城釋開寧 Malaysia Pulau Pinang Seck Kai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