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律宗創始人道宣

  律宗創始人道宣
  我國隋唐時期,佛教宗派,一時紛起,形成了一個衆芳競秀的局面。中有一宗,以奉闡《四分律》爲本,并在終南山創立戒壇,制訂議規,名之爲“南山律宗”,又稱“南山宗”,通稱“律宗”。這一宗的開創人,就是在平時生活中“三衣皆纻,一食唯菽,行則杖策,坐不倚床”的一代名僧道宣。
  道宣(596~667年)俗姓錢,丹徒(今江蘇省丹陽市)人,一雲吳興人,又作長城人。出生官僚知識分子家庭,母親懷胎十二個月而生,并且出生那天,正好是四月初八佛誕日。從九歲起,道宜就能作賦,有着過人的天分。十五歲那年,道宣厭俗離家,去長安日嚴寺向慧君律師受業學法,習誦諸經,第二年落發爲小沙彌。此後年屆二十,在大禅定寺從智首律師受具足戒。出家以後,道宜一面跟着這位“鈔疏山積,學徒雲誦”的律學大師學律,反複聽他宣講《四分律》的精義,并且不忘時時向慧君請益,一面又追千裏如咫尺,跨關河若一葦,居無常師,唯法是務,向多方面廣泛學習,汲取養料。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日嚴寺傾毀,道宣跟着慧君一度住新造的崇義寺。不久又去終南山仿掌谷幽居習禅,志在定慧。其時,在道宣所住之地忽有清泉汩汩湧出,所以名之爲白泉寺。
  這樣,從受具足戒到三十歲的十年裏,道宣“披閱累于初聞”,“緣構彰于道聽”,爲爾後的撰著打下了深厚的律學和佛理基礎。
  當時,終南山有隐士孫思邈,精于醫學、學問,曾和道宣結爲林下之交,每一往來,議論終夕。
  伍德九年(626年),道宣在終南山潛心撰制《四分律删繁補阙行事鈔》三卷(今本作十二卷),爲他自己所創律學的開宗,提出了綱領和見解。接着在第二年,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元年,道宣又筆不停揮地撰出《四分律拾毗尼義鈔》三卷(今本作六卷)。
  此後,道宣靜極思動,在貞觀四年(630年)外出參學,足迹入于魏郡,拜訪請教了當地律學大師法勵律師,同時不忘廣求諸律異傳,希望能爲自己的律學建設搜集更多的有用資料。
  貞觀九年(635年)道軒來到沁部綿上(今山西省沁縣綿上鎮)深山,沉心作氣,撰成《四分律删補随機羯磨》一卷,《疏》一卷;接着撰成《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一卷,《疏》一卷。
  貞觀十一年(637年),道宣又在隰州益詞谷隐居揮筆,寫出了《量處輕重儀》(又名《釋門亡物輕重儀》)二卷,《尼注戒本》一卷等律學著作。
  這樣過了一陣子,道宣重新回到終南山,住豐德寺,這時已經是貞觀十六年(642年)了。
  貞觀十九年(645年)初,道宣在終南山完成了《比丘尼鈔》三卷(今本作六卷)、《繼高僧傳》三十卷後,即在當年六月,被朝廷召去長安弘福寺玄奘譯場,擔任綴文。
  在弘福寺譯場綴文一年,道宣又返回終南山,在豐德寺把以往所撰《四分律删補随機羯磨》一卷增加内容,擴寫成爲二卷,同時又把《疏》二卷,揮筆增廣成爲四卷(今作八卷)。此後并在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寫出《釋迦方志》二卷。
  永徽二年(651年)九月,道宣在終南山又把原來的《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和《疏》,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增訂。
  高宗顯慶二年(656年),道宣另撰《釋門章服儀》一卷。
  第二年六月,道高望重的道宣奉皇上敕命,來到京城新建的西明寺,擔任上座。七月,朝廷迎請玄奘法師,人寺譯經,自然,道宣也在參加之列。
  在高宗顯慶五年(660年)到龍朔元年(661年)的二年裏,著述勤奮的道宣,又寫出了《釋門歸敬儀》一卷,《集古今佛道論衡》三卷(後補爲四卷),《佛化東漸圖贊》一卷(今佚)等。
  時間過得飛快,日曆翻到了高宗乾封二年(667年)二月,道宣開始用自己制定的儀規,爲沙門授戒。當時,他在終南山麓清宮精舍創立戒壇,諸州沙門來這裏受具足戒的,有二十多人。這年在山,他還撰寫了《關中創立戒壇圖經》一卷,《律相感通傳》一卷等。
  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到二年(665年),道宣繼續以焚膏繼晷的精神,奮力撰寫《大唐内典錄》十卷,《廣泓明集》三十卷,《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又名《東華三寶感通記》)三卷,《釋泓氏譜》一卷等。
  在道宣勤奮的一生中,爲後人留下了大量的寶貴文字著述,可惜這些著述中另有《聖迹現在圖贊》,《後集續高僧傳》,《法門文記》等少數幾種,今已佚失不可獲睹。
  道宣所創南山律宗,因受玄奘法相唯識思想影響,所以用心識戒體說融會《四分律》和大乘義理,使“四分”小妄戒和大乘戒用心劃分輕重彼此溝通。爲此他指出:“戒是警意之緣也……欲了妄情,須知妄業,故作法受,還熏妄心,于本善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于諸過鏡,能憶、能持、能防,随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輾轉能淨妄源。”
  弘律之外,他還理路通透地把佛行判爲化教、行教兩種:“一謂化教,此則通于道俗,但泛明因果,識達邪正,科其行業,沉密而難知,顯其來報,明了而易述。二謂行教,唯局于内衆,定其取舍,立其綱緻,顯于持犯,決于疑滞。”“謂内心違順,托理爲宗,則準化教;外用施爲,必獲身口,便依行教。”
  再之,道宣還用自己所創心識戒體學說,在《地事鈔》中把佛的教法,判爲性空教(小乘行)、相空教(小菩薩行)、唯識教(大菩薩行)三種:“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爲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惟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
  由于當時奉《四分律》的不隻南山一宗,又由于理解和認識不同,所以其時律宗派别,南山之外,另有揚州日光寺法砺所創相部宗,長安西太原寺東塔懷素所創東塔宗。多年來,三宗長期相持,一直未能統一。不過,後來道宣所創南山律宗,經過弟子文綱,以及文綱弟子道岸等人相繼弘揚,一時大盛。其中道岸因爲還請到了唐中宗的墨敕,所以影響所及,遂使其他兩宗漸趨衰微,終至偃旗息鼓,無法與之抗争了。
  由于道宣戒律精嚴,聲名遠播,所以唐、宋兩朝,分别追賜他爲澄照律師和法慧大師。

發布日期: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晚上11:20p.m
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
聯絡處:
釋開寧 Seck Kai Ling
No.88,Jalan Faraday,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部落格:http://junlingcom.blogspot.com/
電子郵件Email:seckkailing@gmail.com

2008-2016 馬來西亞檳城釋開寧 Malaysia Pulau Pinang Seck Kai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