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竺摩法師與大馬佛教

前言
  一九五四年五月四日,當已屆四十二歲的竺摩法師踏入了馬來西亞的國土,從此法師的生命與大馬的人民與佛教便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再也分不開了。大馬佛教有廣大的空間讓法師開拓,法師也的確為大馬佛教開拓了廣大的空間。
  法師來馬的近因是由檳城菩提學院邀聘為導師,兼於菩提中學教授佛學課程。當時菩提學院可算是佛教的重要組織,因為在學院的住持、住眾及大德居士們的合作下,辦有小學,進而再辦中學,是馬來亞最早由佛教組織開辦的學校;也還是目前僅有的兩間佛教組織開辦的小學之一(另一為馬六甲的香林小學),以及唯一的中學。
  然而若追溯更遠的因緣,可從法師編述的〈學年簡譜〉中,看到法師於三十四歲,也即是一九四六年時,提及的事件:
  師感聖恩,故放下萬緣,專心修持,一晚在一佛光中又見老媼引師至地藏殿燒香,指示業緣未盡,壽數將終,若勤誦地藏經,當有佳訊。醒後每日誦地藏三部,誦至第四十九日,夢中先聞耳邊炮竹慶祝聲,然後又看見佛光。走入一寺門……抬頭忽見地藏菩薩從大殿中間座位上走下來,走出邊門,師見菩薩相好莊嚴逾恆,撲地頂禮,而菩薩已先下拜……忽又聽見聲音:「南方世界,汝有千萬可度之機……」今師於南洋,法雨遍施……足證大士之指示正確,所言可信。(可見〈大馬佛教研究第一集〉1-68頁)
  在學佛生涯中,法師雖然熟讀經藏,並常開法宴,且以藝術度眾,但在行持中,法師是較偏於信願行的,對於禮懺誦經念聖號之功課,持之甚勤,此亦可見法師於四十五年三十三歲時之事件:
  是年師忽患大熱症,中西醫藥皆罔效,自知生命垂危,不思飲食,於臥病中,專稱「觀世音菩薩」聖號。過七晝夜,於惺忪中忽見圓光,師自見身如小童,光中有一老媼背師入一大寺院,在眾多塑像中見到觀音大士,師即強媼將之放下,撲地頂禮,頭再起時,光滅人醒,汗散遍體,濃痰盡出,身輕自在,病已不藥而癒。診療醫生乃一基督教徒……亦驚嘆佛教不思議,有此奇蹟。
  翌年便發生「南方渡眾」之指示,從此:師因從佛法中獲得修持之體驗,以及事實之印證,信心堅固,用功甚勤。(皆見〈大馬佛教研究第一集〉1-68頁)

  在法師信願行持中,感應道交之事蹟頗多,但師以此為個人之事,也視之為平常,故甚少提起。除了上述生死攸關及一生轉捩之感應事件,才略為述及,其他的偶爾在言談中,會對弟子或信徒們略談,但不著墨流傳。
  至目前,法師來馬已四十多年,幾經人事及政府等社會變遷。但法師在大馬佛教界活躍的時候,應該是法師值壯年時代,即五十年代抵馬開始,至於八十年代初期約卅年左右的時間。過後法師活動已漸漸從對外而對內,動態轉入靜態,除了少數寺院的活動外,已少在大眾場合出現,大多數時間都在常住內。七一年從馬佛總會卸任主席一職後,更是「倦勤」了。目前除了本身及徒弟的寺院掛著住持名份,也只有法師慧命所托的馬佛學院的院長一職尚未辭卸。
  在此四十多年歲月中,尤其是早期活躍於佛教界時,法師的貢獻及功績是有目共睹的。大馬佛教界在法師的領導、帶動及開拓下,開出了新的局面。因此大馬佛教史學界稱譽法師為「(近期)大馬(漢文系)佛教之父」。
  此稱譽對法師而言,是當之無愧的,綜觀法師對大馬佛教的貢獻與功績,可分為文化層面的建設及組織方面的建設各四項,文化層面的建設為:
  (一)開著書立說之風氣
  (二)開講經說法之風氣
  (三)開藝文弘法之風氣
  (四)開培材值僧之風氣
  至於組織方面的建設則為:
  (一)助成大馬佛總
  (二)助創馬佛學院
  (三)支持佛青總會
  (四)創建三慧講堂
  (甲)文化層面的建設
  (一)開講經說法之風氣
  早期曾經在馬來西亞弘法的法師當然不只是竺摩法師,據法師所撰的《蕩執成智、真 空妙有––五十年來的檳城佛教》一文中記載,當時從中國到馬來西亞弘法的法師大 德是不少的。但除了極樂寺開山住持妙蓮和尚、第二任住持本忠法師及與本忠法師一 起受邀前來的得如法師因在極樂寺而較長期駐留,以及慈航法師曾駐留菩提學院數年 外,其他的法師皆未曾長期駐留,故對佛教弘法事業,較無法有系統性的進行。早期 曾來馬弘法之法師,包括了聞名遐邇的虛雲老和尚及太虛大師等高僧,還有寄東、永 虔、華智、妙祥、成元、大雄、道階、廣本、葦航、等慈、惟幻、妙解、妙理、覺真 、轉岸、賢悟、廣識、法舫、瑞今、妙欽、圓瑛等法師、皆為短期弘法性質的,後來 有留在星馬則有真果、明德、伯圓、宏船、廣義、廣餘、寂晃、勝進、龍輝等法師。
  看起來洋洋可觀的弘法僧材,在整體佛教的弘法事業上,自然有一番作為。不過在竺 摩法師到來本邦之前,這些弘法事業中,較有影響的法師皆未長期駐錫,長期駐錫的 法師雖然也有在弘法,卻未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竺師受邀來本邦時,即為教育及弘法 事業而來,而以法師之學問及佛學造詣,能長期駐錫,且以壯年之齡,聲譽之助,四 處奔波弘法,並多處開講經論,自然能開講經說法之風氣。
  竺摩法師在馬來亞期間,在國內及國外,曾開講過的經典計有金剛經、華嚴經、普賢 行願品、法華經、普門品、地藏經、善生經、孟蘭盆經、彌勒下生經、般若心經、維 摩經、阿彌陀經、十善業道經、藥師經、法常住經、天請問經、佛問阿難吉凶經、彌 勒上生經、理趣般若經皈依三寶品、施色力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以及勸發菩提心 文、慈悲三昧水懺等等。雖M有經典未講完整部,或以其中數品,或只講其要義,但 對馬來亞佛教界而言,這真是難得而殊勝的講經法會了。其中一些經典的內容並不深 奧,可謂是契機的因緣,畢竟本邦佛教徒,能有機會較有系統的聽經聞法,因緣可說 是殊勝了。
  竺師能如此講解經典,對於佛教中心思想及理論的推廣,起了一定的重要作用。而且 除了較有系統的講經以外,法師幾乎是每被邀請,便為信眾說法。並曾領導馬來亞佛 教會弘法團到全國五個州巡迴弘法,掀起了弘法及聞法之熱潮,接引了不少各階層社 會人士信佛學佛。除此法師也曾多次主持佛學座談會,通過問答的方式弘揚佛法,解 答各方對佛法的疑惑。

發布日期:2009年10月23日凌晨12:17a.m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
─────────────────────────────────
相關文章
聯絡處:
釋開寧 Seck Kai Ling
No.88,Jalan Faraday,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部落格:http://junlingcom.blogspot.com/
電子郵件Email:seckkailing@gmail.com

2008-2016 馬來西亞檳城釋開寧 Malaysia Pulau Pinang Seck Kai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