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我對佛教與華社的幾點反思

  在我國多元宗教的社會中,寬大的心胸,開通的態度,以便在宗教之間達致互相諒解,互尊重是需要的。 
  佛教與華社關系的省思佛教在馬來西並非單一種族的宗教信仰,其信徒雖然以華人為眾,但也有暹羅人,新哈裡斯(荷蘭)人,緬甸人及其他。馬來西亞的華人並非是單一宗教信仰者,除了信佛教者為多外,還有道教,基督教及天主教、回教、日蓮教,以及其他附佛教的民間信仰如天道教(一貫道),附佛教的新興宗教如真佛宗等等。其實大多數人還是保留了民間信仰,甚至也有信奉印度教的神明的。
  因此可以說,佛教在我國雖是多元種族的信仰,而以華裔為眾,故談我國佛教離不開華裔社會;而華族宗教信仰雖是多元化的,卻以佛教為主,故談華文化亦不能忽略佛教。
  然而一定要說「佛教的根本在華教,要護佛教必須先護華教」這樣的論調,卻有商榷之處,因這種說法只有片面性的准確,只說明了一部份的實情。華人學留佛教固然是以華最好的媒介,但受英文教育者,卻能在不懂華文的情況下,仍然學佛學得很好,何況其他種族還能以暹文,錫蘭文、緬甸語學習,或者通過巴利文(南傳佛教藏經的語文)研究。而在我國語文的教育政策推動下,有一些佛教徒將通過國語學習佛理。此點說明了一個宗教不是單一語言傳播的,故只能說,為了研究華文系佛教而必須加強華文的學習,或者說因為研究佛教而能達到提高華文水准的效果,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妨是密切的,卻沒有啥為啥的根本之說法。
  另一方面,過份強調這種片面的論調或一定把護佛教與護華教連為一體,對於那些受華文教育(包括非華人)及自認為華教鬥士而不信奉佛教者,也是不公平的。況且佛教的根本應該是在其教主,教法及教團等三者,稱為三寶,語文只是傳播佛教教的媒介或工具。佛教目前在世界上流通有三大系,即巴利文系(流行地區以錫蘭、緬甸及泰國等南傳佛教國家),漢文系(中國內陸、台、韓、日等國),藏文(中國康、藏、蒙地區);在傳播的過程中,現又從此三系而增加了日文及英兩個傳語系。
  我們的社會中常有以一種簡單、片面的口號卻當成絕對的論調來宣傳一些觀念,乃至以此為准則去衡量其他的。其實,文化及社會之結構皆是相對、多次元及復雜的,如此論調易造成二分法的現像,使人產生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假相,故而形成對峙、對抗。我們應該以更廣的,多面的角度去看待,或分析文化或社會現像,提出較全面的看法興觀念,才不會陷入偏差的心態。對於像大馬如此多元宗教、種族,語文、且結構復雜的社會,寬大的態度才是建設的正面積極因素。

華人信仰心態之省思

  基本上,華人對宗教信仰的心態是以現實功利為主,或出發點的。此現實功利主義的宗教信仰,也即是對所崇信的宗教所祈求的是世俗的利益,如求財求福求子感應,或治病、消災、驅邪等等,因此以短淺私益的獲得為准則,故重形式而有著繁瑣的膜拜儀式,冗長的法會。當然也有不少華人在接受宗教時會追求更高的層次,如果他們有機會接觸到高層宗教,或者本身在生命價值觀上有更高的探索意願,則會從具有哲學思想的宗教中去追尋生命的意義,乃至實踐這些宗教的義理於生活中,以為生命境界的提升程序。
  由於華人不是屬於宗教意識濃厚的民族,故對於宗教信仰的態度,從較高層次看是圓融、開明;就一般的層次來看,卻有著稀松及混雜的現像,這造成華人的信仰多元化,而互融互攝,或交雜混合;若界線清楚者也沒有強烈的排斥。然而在我國華人對某些宗教的態度還是有待改進的。雖然已較少視基督教及天主教為西洋教或西方宗教,但對皈依回教者,還視為「入番」或成為「馬來人」的心理,是應該消除的。目前一位聞人因財務官司進行時皈依回教,在官司完結後,被其同鄉組織開除其鄉籍。從這種事看來,華社還是得再檢討對回教的態度。在我國多元宗教的社會中,寬大的心胸、開通的態度,以便在宗教之間達致互相諒解,互相尊重是需要的。當然有某些偏激、極端的宗教組織應受到適當的疏導或限制,否則造成對抗、破壞、排斥他人信仰的作法,會制造宗教的緊張氣氛,乃至糾紛、鬥爭,對國家、社會皆為不利。一些被視為邪教的新興宗教也須檢討其教的教條及儀式,以免妨礙信仰者的家庭幸福,或對社會倫理造成破壞。那些假借傳統宗教名義的新興宗教,苦本身的教已不符合傳統宗教的教理,就勿再借這些宗教而不妨另起爐灶,以免混淆信徒的視線,使他們不清楚本身信仰之宗教的面目。如提倡「五教同教」的德教會,已受到社會及宗教界承認,而一貫道,天道教也應舍棄密入教發毒誓等儀式,並脫離假借佛教的掩護而自成一宗。只有「真佛宗」仍然是「偽佛教」或「附佛教外道」。其實如果「真佛宗」真有其信心,何妨自立門戶,反正信仰者依然信仰,而欲信仰佛教者不會被混淆或受欺騙。弘揚自所宗的信仰,比起偽仿佛教,或穿著佛教外衣掩飾而歪曲佛理,而被視為邪教、魔法,來得更好。

佛教近況的省思

  九一年底一位出家青年以謾罵式地批評並攻擊一個佛教青年領導機構,九二年中一批青年僧眾在此僧之領導下延續這項政擊性行動。這是我國佛教界未曾有過的現像,其實也是其他地區沒有發生過的現像,因此成為相當轟動的新聞,各華文報章爭相報道。此佛青組織是近二十年佛教界最活躍的領導機構之一,對我國佛教運動貢獻不少,尤其在帶動青年學佛方面,有一定的成果。此組織是以在家佛教徒組成的,雖然也有僧青年曾擔任或現任其重職,但此組織基本上還是以在家佛教及青年活動為主。
  此一行動暴露了佛教在我國近期發展中的潛伏性弱點,因為近期我國佛教發展主流是青年佛教及居士佛教,像其他地區那種以寺院為中心的佛教發展現像,在我國並不明顯,分布在各地方的佛教團體都由在家佛教徒推動,寺院只在少數地區,或只限於宗教膜拜場所或儀式而已。此現像對於沒有組織輔導的僧青年造成的衡擊是相當大的,尤其是比較敏感的僧青年,若本身素質、條件又不比在家佛徒高,便易造成自卑心理,此為僧青年之困境。此困境若由自卑遂而轉為增上力量,奮發圖強,就會成為醒覺。若帶動多僧青年醒覺,就可以漸漸成為僧青年的醒覺運動。然而此次的攻擊所暴露卻是負面的,這是偏激個性僧青年在自卑及持著僧伽特殊身份的慢心下暴發的行動。
  此行動暴露了佛教界內在危機,所造成的影響是兩方面的。從正面的影響看來,將此危機暴露出來,可使佛教界看出佛教發展中的弱點,而它並未對基礎還相當穩固的佛教造成成很大的傷害,故仍有機會轉為警覺,而看出僧伽教育或僧青年教育的缺乏或不完善,僧伽或僧青年組織的缺少或不健全,進而思以改進,將僧青年組織起來,並重視僧教育,培養僧材,那麼在兩眾(出家與在家)佛教徒的合作下,使大馬佛教走向另一個裡程。
  從另一群僧青年在進行著某一程度的醒覺運動中,或許可以看到佛教的未來。
  然而若從另一方面來看,單方面的政擊引發了另一方的還擊,也許就會使出家與在家佛教信徒分裂。以目前在家佛教的組織及多年以來的優勢,假如一些有領導能力,或自覺佛法修養較高的在家佛教領袖,視此等僧青年的行為是惡劣的,並見僧青年尚未成長或組成有力量的組織,發動類似宗教革命運動的行動。他們可能對尚處於弱勢之僧團采取嚴厲的批判及強烈的政擊,提出「出家僧徒並沒有教導或領導在家佛徒之素質,在家居士亦可住持佛法」之口號。他們甚至可以自皈依或接引其他信徒皈依,而皈依之對像為二寶;佛寶與法寶,或加上「居士寶」,而置僧寶於一旁,那麼大馬佛教所可能面對的衡擊或破壞,將是難以估量的。
  慶幸的是我國佛教徒,尤其是在家信徒對於三寶的恭敬心是清淨的,故無有此意,這許是這群僧青年有特無恐的原因。但此對於佛教徒造成的傷害還是存在的。尤其多年來佛教運動展開以來,僧伽形像已較前為提高,此次使此形像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然而若有人崇拜英雄或敢怒言者,此等亦可成為崇拜對像了。
此批反對佛教組織籌款者在九二年底至九三年初發動了另一次籌款運動,但捐助對像卻非佛教而是民間的華社機構。如果這次行動是此批僧眾從破壞而到建設的像徵,那 這應該是值得贊揚與支持的。但如果是為了洗去上述的污點而加上「包裝」及通過「廣告」來宣傳,那又另當別論了。本來為佛教或慈善教育等機構籌款,應是無怨無悔的行動,若在進行時批 評這個不支持,批評那個在破壞,而有強逼他人來支持自己行善的論調的話,其行善之動機構就不那 純了。若又以片面而有偏見的論點為據,更會造成一種錯覺。
  本來作為宗教師的責任應以宣揚宗教教義為主,行有余力再從事其他社會慈善教育及文化工作,成為一個關心社會的社會工作者,那是最為理想的。但若對本身所宗之宗教沒有深入地研究或較完整的認識,而去從事其他工作,舍本遂未,在種序上就有了倒置的作法。若再以現代的潮流——包裝興廣告,造成平面的、浮面的視覺,掩蓋了大部份的缺點,突顯了小部份的優點,或以精玫的包裝外表,掩蓋了粗糙的「貨品」,而名不符實的被接受了。

護教的省思

佛教徒不論是不是華人,尤其是出家佛教徒,維護佛教是責任、是義務;受華文教育者,不論是否信仰佛教,尤其是華人,維護華教,也是責任、義務。若為華裔佛教徒,或受華文教育的佛徒,對於佛教與華教的護持,也是責任義務,但卻會有輕重之分,這視個人的身份,以及本身所持的立場。把佛教與華教聯系在一起,那也是相對而有條件的,即是具有兩重條件者,才有應然的責任,而「華教與華教同一條根」的說法也同樣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同樣是必須   二者合為一體,即是中國佛教,才是如此的。
  若再說啥為啥的根本,那就是片面而有偏見的說法了,因為二者並無有啥為本啥為未的必然關系,故不必強為安排。尤其我國華教鬥士長期以來皆以非宗教信徒為眾,在他們為華教鬥爭的過程中,少有將宗教文化,或佛教納入其中。或許可以理解為在華教鬥爭的大業上,已經耗費了他們的大部份精力與時間,當然就不易在宗教或佛教方面發揮了。同樣的,如果一個專業的佛教宗教師,應用大部份的精力與時間在佛教的工作上,那麼就不易騰出及分配精力在華教事業上。故 若強求對方來持本身所從事的工作,那就需要反省了。如果有某方因行有余力而自動去支持另一方,那當然是很好的。因此若各就本位而努,但在觀念上取得應有的共識,在分工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達到合作的效果,對於社會多方面的建設,將會是更好,更健全作法。
  小結省思環顧目前,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佛教與中華文化在我國的研究工作皆未達到更高的層次,因此我們需努力的方面很多,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紛爭、批判、破壞是必需的,若華人社會及佛教界都從積極這一面,去從事建設工作。在從微觀角度看出事項或現像的差別相對時,並從宏觀角度理出理性或本質的統一性; 從短時間進行的工作中看出各別分岐,卻從長遠欲達到的目標中達到理想之一致。如此則能對不同的意見乃至矛盾的看法,以及不同的工作乃至相對領域,皆有包容,尊重的心量。在建設的工作上,此等心態是重要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因對抗而耗費的精力與資源,並能取長補短,達到相輔相成之效果,也許目前華社裡的和談與諒解之作法,正是朝著這個方向而努力。祈願如此。

發布日期: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下午 10:02p.m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佛教總會舊網頁、普陀書軒緣整理
─────────────────────────────────
相關文章
聯絡處:
釋開寧 Seck Kai Ling
No.88,Jalan Faraday,Bukit Dumbar,11600 Jelutong,Pulau Pinang.
電話:604-6571625 傳真:604-6573672
部落格:http://junlingcom.blogspot.com/
電子郵件Email:seckkailing@gmail.com

2008-2016 馬來西亞檳城釋開寧 Malaysia Pulau Pinang Seck Kai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