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化的舞台上,有些民族的文化甚至可列為宗教文化。因為抽掉了其宗教內容,這些民族的文化就近乎空白了。受印度文化、猶太文化及回教文化所影響的民族都有此傾向。除此之外西方國家人民在生活中的種種儀規、道德觀念,亦深受宗教影響。也有一些民族,在宗教領域方面,是不發達的,其人民的宗教意識也不濃厚。其中較明顯者可算是中華民族,然而我們卻不可謂華族文化並不含有宗教,因為宗教是人類的原始文化開展時重要的型態,而宗教動機也是人類文化開創的原動力之一,因此宗教是文化的必然型態。或許我們可以說,由於許多人為與自然的因素所致,真正屬於華族本身的宗教,在整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並沒有達到成熟的階段,也即是說中華文化本身發展出來的宗教,並不是高級宗教。時至今日,如果我們把佛教從華族文化中抽離,那余下的就是祭天祀祖拜鬼神的信仰。而此信仰又與華族重現實的民族個性有密切的關系。只要環顧周遭的華人,在我們祭拜的神鬼中,莫不直接與生活有關:且華人對這些神鬼的祭拜,亦多從功利主義的觀點出發。
當然,這可以算是華族文化的一個欠缺,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無法補救,因為華族宗教意識不濃厚,也使華族在對各宗教態度時有寬大的胸懷。不過,一個宗教若不具有與華族文化中對宗教的寬大有共同點者,要深入華社而影響中華文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可以從世界各高級宗教曾在華社中發揚,卻未必每個能真正扎根的情況中看出來。
至今為止,從外來文化而深入中華文化內部成為中華內區文化 宗教,只有佛教。而佛教文化傳入中華文化近二千年中,一方面由外而內,吸收中華文化的菁華而成為中華文化主流之一;一方面又以其不同型態的許多層面,對中華文化起了深且廣的影響。而今佛教文化已融入中華文化,以及華族在生活中的許多層面,而成為不可分割的部份了。因此,如果我們一定要全面地發揚中華文化,佛教是不可忽略的,因為中國「漢文系」佛教就是中華文化中的高級宗教,而一個文化中的高級宗教應該是屬於它的高度文化,與其哲學思想並駕齊驅。而一個文化發展到哲學思想的出現,是長時期醞釀與文化經驗累積的高度表現。因此,漠視文化中的高級宗教之存在,對此文化將是很大的遺漏,而遺憾的,這正是許多華社知識份子的心態。
如果文化之根要扎實,一定要扎得深,而且伸得廣。因此,在發揚華族文化時刻,讓我們拓寬其領域,以理智、信心與成熟的態度,重視佛教——華族文化中的高級宗教,肯定其代表性,豐富其博大精深的內涵,並提升華族文化的廣度與深度!
發布日期: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下午 3:47p.m
資料來源:馬來西亞佛教總會舊網頁、普陀書軒緣整理
─────────────────────────────────